close
我們今天下午到美濃做了社區探訪,
美濃龍肚國小獲獎的紀錄片:
經過馮老師熱情慷慨的解說,除了原先設定的生態教育主題外,也意外得知..
原來升學主義對農村的影響,比起都市來說,實在是有過之而無不及。
鄉村的國小學生下課後,下課後還是去補習 (越過鄉間小徑,到鎮上、甚至高雄補習)
在我們以為務農的鄉村,種稻豈不是悉鬆平常,家裡都有,還去學校體驗?!
其實不然,單親家庭、隔代教養的問題,影響家庭、親子間的關係,
所以這些孩子生長在農村,卻對農事一點概念也沒有。
因此在社區居民看來是無用的農事體驗課程,在一開始推行的時候,的確有些阻力。
老一輩的農民(爺爺奶奶)不相信沒灑農藥稻子可以收成?!小孩子能種出什麼?
而越是高教育程度、有著好職業的家長,反彈得更厲害。
但經過了實際的成果展示,以及獲獎的肯定,才逐漸讓社區居民另眼相看。
也許很難改變農民的想法: 生機方式栽種的農作會有更好的價錢,
也許很難改變家長的想法:升學主義根深柢固的觀念,讓孩子必須提前感受社會競爭的壓力。
老師們選擇從環境教育出發,從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對鄉土的感情,試圖扭轉大眾對農村的刻板印象。
老師在課堂上問小朋友,你長大以後要做什麼?
台下此起彼落的回應著:醫生、律師、老師、科學家、工程師.....,就是沒有人回答「農夫」,
老師笑說:哇...如果你們這些人是一個國家,
那肯定都要餓死了,沒有人想要負責餵飽你們的肚子。
我想居民的觀念,也許一時間難以被動搖。
但是能給孩子另一種值得回憶的金穗童年,也是個不錯的體驗。
圖左、是小朋友種的; 圖右、是農地主人自己種的。(技術看起來就有差吧!)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